河北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其中国家特色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纺织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开设专业
| 类别 | 专业名称 |
|---|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工程 |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法学类(本) | 法学 |
| 社会学类(本) | 社会工作 |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言文学 |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法语 英语 翻译 |
| 新闻传播学类(本) | 新闻学 网络与新媒体 |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物理学类(本) | 应用物理学 |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
| 机械类(本)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车辆工程 |
| 仪器类(本)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材料类(本)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金属材料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金属材料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
| 能源动力类(本)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 |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网络工程 |
| 土木类(本)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化工与制药类(本) |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能源化学工程 |
| 纺织类(本) | 纺织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
| 轻工类(本) | 轻化工程 |
| 航空航天类(本)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 安全工程 |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工程 |
| 药学类(本) | 药物制剂 药学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工程管理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应急管理 |
| 工商管理类(本) | 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 物流工程 |
| 工业工程类(本) | 工业工程 |
| 电子商务类(本) | 电子商务 |
|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 戏剧影视导演 录音艺术 动画 影视摄影与制作 |
| 美术学类(本) | 美术学 绘画 |
| 设计学类(本) |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产品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
河北科技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 排名 | 专业名称 |
|---|
| 1 | 财务管理 |
| 2 | 环境设计 |
| 3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4 | 视觉传达设计 |
| 5 | 交通运输 |
| 6 | 公共艺术 |
| 7 | 产品设计 |
| 8 | 车辆工程 |
| 9 | 工业工程 |
| 10 | 工商管理类 |
河北科技大学专业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历史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始建于1970年。1993年根据本省制药行业的发展需要,全国首批增设化学制药专业。1998年化工类专业整合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制药专业整合为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增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2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专业均通过国际认可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又双双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师资情况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分别由化学工程系和制药工程系两个系部的教师承担。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2人。专业还聘任了2名院士、37名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团队是河北省教学团队。教师中有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制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31人,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教师82%,其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9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985院校以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2007年药物化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省级教学团队。2020年制药工程教学团队再次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北省百人计划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河北省“三育人”标兵1人。主要课程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执行2021版培养方案。按照“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大学前两年主要重基础和通识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属于工科基础;其次是侧重工程通用能力的专业基础类课程;然后是凸显专业方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3个专业课程;最后工程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发展诉求选择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能在化工、医药、环保、能源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基础能力外,专业还聚焦化工设计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需求,重点开设化工智能设计模块课程;聚焦精细化工材料,尤其是高端电子化学品的国家需求,开设精细化工模块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智能化工厂设计、过程模拟与优化、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光电功能材料等。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聚焦药品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程、质量与管理等药品制造过程的研发、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需求,课程体系覆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中药制药,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制造。特色课程包括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合成称反应、国家级双语示范课-波谱解析以及省级虚拟仿真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等在内的50多门课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新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源管理、能源评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聚焦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新能源技术开发需求,开设新能源技术开发模块课程;聚焦行业企业对能源管理与评价高端人才的需求,开设能源管理与评价模块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化工工艺学、能源转化催化原理、新能源技术、能源管理与评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电化学、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等。学生培养专业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成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通过党员班主任制、博士班主任制、优秀学生交流会、优秀学生宣讲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低年级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在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鼓励和支持下,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达200余人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项、省级奖励69项。专业实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河北科技大学优势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2019年与南非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2016年该学科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4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参评144 所高校),是我校一级学科中评分和排位最高的学科。二级学科中化学工艺和药物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两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药学三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2年列为河北省名校热门专业,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列入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作为河北省内首个化工类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再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第二轮认证。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2007年列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作为新专业2020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拥有化工制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实验室。与南非大学合建“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南非大学非洲可持续发展能源研究所中国合作中心)”,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拥有石家庄制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炼油厂、河北诚信集团、河北旭阳集团、晨阳水漆等20余个稳固的产学研基地。知名校友专业建设五十年以来,已培养出了5600余名工程技术人才,遍布河北省及周边区域(京津晋鲁)的化工、制药、环境等企业,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化工、制药及相关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化工制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知名校友中包括中科院院士韩布兴、元氏县副县长徐建航、河北英科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伟、晋煤金石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盼锁、河北三川化工有限公司时军兵、河北旭阳集团公司王英其、石药集团李明等。我校自2010年起设立校友联络员,共聘任1300余名校友联络员,在帮助年轻校友发展、保持信息沟通更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学院积极发挥校友作用,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教育。毕业去向化学工程是现代工程学科的四大支柱之一,支撑占国家GDP 14%的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为石化、能源、环境、制药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石化、生物医药、氢能被列入18个重点产业链中,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被列入12大主导产业中。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促使河北省及周边区域对化工制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随着产业调整、技术创新、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素质的节能减排、新能源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更受欢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就业单位为中石化、石药集团、齐鲁制药集团、华药集团、旭阳集团、唐山三友集团、沧州大化等知名化工、医药公司,以及工程设计、环境监测、质量检测等公司。基于优良的学风和传统,专业学生每年有40%多的考生进入国内985、211和省部级重点等高等学校继续研究生学习。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近3年,考研率不断上升,多人考入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其中制药141班 ,全班34人,26人考上研究生,19人考入“985”或“211”大学,相关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制药工程专业班集体先后获得多个省级、校级荣誉称号。
制药工程
专业历史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始建于1970年。1993年根据本省制药行业的发展需要,全国首批增设化学制药专业。1998年化工类专业整合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制药专业整合为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增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2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专业均通过国际认可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又双双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师资情况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分别由化学工程系和制药工程系两个系部的教师承担。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2人。专业还聘任了2名院士、37名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团队是河北省教学团队。教师中有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制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31人,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教师82%,其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9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985院校以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2007年药物化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省级教学团队。2020年制药工程教学团队再次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北省百人计划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河北省“三育人”标兵1人。主要课程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执行2021版培养方案。按照“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大学前两年主要重基础和通识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属于工科基础;其次是侧重工程通用能力的专业基础类课程;然后是凸显专业方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3个专业课程;最后工程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发展诉求选择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能在化工、医药、环保、能源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基础能力外,专业还聚焦化工设计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需求,重点开设化工智能设计模块课程;聚焦精细化工材料,尤其是高端电子化学品的国家需求,开设精细化工模块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智能化工厂设计、过程模拟与优化、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光电功能材料等。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聚焦药品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程、质量与管理等药品制造过程的研发、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需求,课程体系覆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中药制药,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制造。特色课程包括国家级精品课-药物合成称反应、国家级双语示范课-波谱解析以及省级虚拟仿真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等在内的50多门课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新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源管理、能源评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聚焦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新能源技术开发需求,开设新能源技术开发模块课程;聚焦行业企业对能源管理与评价高端人才的需求,开设能源管理与评价模块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化工工艺学、能源转化催化原理、新能源技术、能源管理与评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电化学、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等。学生培养专业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成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通过党员班主任制、博士班主任制、优秀学生交流会、优秀学生宣讲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低年级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在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鼓励和支持下,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达200余人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项、省级奖励69项。专业实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河北科技大学优势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2019年与南非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2016年该学科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4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参评144 所高校),是我校一级学科中评分和排位最高的学科。二级学科中化学工艺和药物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两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药学三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2年列为河北省名校热门专业,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列入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作为河北省内首个化工类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再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第二轮认证。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2007年列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作为新专业2020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拥有化工制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实验室。与南非大学合建“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南非大学非洲可持续发展能源研究所中国合作中心)”,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拥有石家庄制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炼油厂、河北诚信集团、河北旭阳集团、晨阳水漆等20余个稳固的产学研基地。知名校友专业建设五十年以来,已培养出了5600余名工程技术人才,遍布河北省及周边区域(京津晋鲁)的化工、制药、环境等企业,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化工、制药及相关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化工制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知名校友中包括中科院院士韩布兴、元氏县副县长徐建航、河北英科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伟、晋煤金石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盼锁、河北三川化工有限公司时军兵、河北旭阳集团公司王英其、石药集团李明等。我校自2010年起设立校友联络员,共聘任1300余名校友联络员,在帮助年轻校友发展、保持信息沟通更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学院积极发挥校友作用,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教育。毕业去向化学工程是现代工程学科的四大支柱之一,支撑占国家GDP 14%的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为石化、能源、环境、制药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石化、生物医药、氢能被列入18个重点产业链中,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被列入12大主导产业中。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促使河北省及周边区域对化工制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随着产业调整、技术创新、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素质的节能减排、新能源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更受欢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就业单位为中石化、石药集团、齐鲁制药集团、华药集团、旭阳集团、唐山三友集团、沧州大化等知名化工、医药公司,以及工程设计、环境监测、质量检测等公司。基于优良的学风和传统,专业学生每年有40%多的考生进入国内985、211和省部级重点等高等学校继续研究生学习。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近3年,考研率不断上升,多人考入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其中制药141班 ,全班34人,26人考上研究生,19人考入“985”或“211”大学,相关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制药工程专业班集体先后获得多个省级、校级荣誉称号。
环境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组建于1977年,是我国最早设置的七个环境类本科专业之一。1985年至今为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1994年被评为河北省环境工程重点学科;2000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入选河北省本科教育环境教育高地;2008年纳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2012年列入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首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被列为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环境工程系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通过第二轮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旨在培养为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系统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和推动地方社会经济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点依托区域和学科优势,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河北科技大学-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和2个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大气监测平台和中水处理站)等28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有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省环境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和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2个国家级、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主要课程专业课包括水污染生化控制工程、水污染物化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设备基础、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清洁生产工艺等。环境工程专业建成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线上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2门,校级线下线上精品课程2门,校级示范课堂2门,双语课程2门和外教授课课程1门。科技创新近3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例达到了90%以上,连续3年大创立项全校最多,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20余项,多次突破学校历史最好成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方法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全职教师26人,校外专家教师12人,其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6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4%。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河北省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跨世纪“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4人。拥有双师资格教师15人,占专职教师总数70%。具有国外学习培训背景教师17人,占专职教师总数68%,具有给外国留学生授课经历的教师20人,占专职教师总数80%。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与美国、英国、比利时、芬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近3年均有学生出国留学;每年均有学生参加高校校际间交换培养;学生考研学校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设计生态环境保护、清洁技术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学生质量受到了政府、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