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蚂蚁

国家对清华北大不满是真的吗?清华北大被严厉批评又是怎么回事?

胡珏宁2025-04-23 20:15:57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他们是中国的两所顶尖大学,同时也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子,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然而,近年来,清华、北大的声誉下降了,有网友还发现,国家近年来减少了对清华、北大的财政拨款,那么国家对清华北大真的不满意吗?清华北大被严厉批评是怎么回事?如果有兴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国家真的对清华北大不满意吗?

2020年,国家削减清华北大财政拨款,北大财政拨款比去年减少10%.69亿元,实际分配是47.64亿元,清华大学学生人数比去年减少8人.12亿元,实际分配是45.99亿元。因此,有网友提出质疑:国家对清华北大不满意吗?

这些说法并不属实,国家减少对清华北大的财政拨款,并不代表国家对清华北大不满意。实际上,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清华、北大等60余所下属高校,资金基本减少。

但,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学校的财政拨款不降反增,最明显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只能说明国家对这些学校科研成果的认可和鼓励。还,即使成本降低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国家财政拨款上仍然位居全国前列,还是说明了国家对这两所学校的重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其他学校资金被削减的情况不满意。

二、清华北大被严厉批评是怎么回事?

财政拨款削减事件发生后,清华北大遭到众多网友严厉批评,首先,清华、北大培养的大量人才(80%以上)流失到国外;其次,在国际招生时,只有面试,没有笔试,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所以,这些疑问是否属实?

“清华北大大量人才流失到其他国家”的说法并不真实。由于疫情影响,这里主要看一下两所学校2019年的就业质量报告,2019年北大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为14.79%,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为15.3%。数据显示,清华北大人才并未“大量”流失,流失率达到80%的说法显然是不真实的。

关于国际招生门槛低的问题,主要实现学校的“国际化”。作为教育部规定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其中重要指标之一是我校国际学生比例。因此,不仅是清华北大降低了留学生门槛,各类大学都致力于变得更加“国际化”,他们竭尽全力扩大国际学生的数量。

这种方法确实有优点和缺点,尽管国际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容易降低留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显然,推出这样政策的不仅仅是清华北大。只因清华北大树引风,每个小细节都可以轻松放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