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蚂蚁

重庆高考改革新方案

吴雨欣2025-04-28 12:21:03

重庆高考改革新方案

2019年,重庆公布高考改革新方案,从2018年高中一年级开始实施,2021年第一次新高考。新高考不区分文理科,采用3+1+2高考模式,其中3人是中国人、数学、3门外语考试科目,1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一项,2是从剩下的4个门中选择2个门,这是详细信息,以供参考。

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精神,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需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和重庆市“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关于发挥“三个作用”营造良好政治环境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计划,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高考招生综合改革。

(二)基本原则

1。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国家选拔人才”、大学生选拔、考生选科有机统一,引导高中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成才的机会。

2。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完善招生制度,完善运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高考招生公平就业机会、计划披露、结果是公平的。

3。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改革高校考试招生内容、方式方法,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尊重学生和高等院校的选择权,客观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科学选拔各类人才。

(三)改革目标

2018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将启动,2021年总体实施情况,形式分类考试、概述、多次招生高考招生模式,建设教学、参加考试、相对独立的招生和学生考试的多重选拔、高等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统筹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运行机制。

二、使命与举措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学业考试分为资格考试(以下简称资格考试)和抽选考试(以下简称抽选考试)。在,通过每门科目的考试成绩意味着学生毕业、承认普通高中同等学历的主要依据;选拔考试成绩计入普通高校录取的统一高考总成绩。

2。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加强普通高中生文化素养培养,资格考试涵盖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言、数学、外语(含听力)、政治的、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共同技术、音乐、运动与健康、14个美术科目。选拔考试包括思想政治考试、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 6 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高等学校优势及招生要求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从 6 个选修科目中选择 3 个参加考试。在,物理或历史作为首选科目,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项参加考试;政治的、地理、化学、生物四科为重选科目,考生只能选择2个科目参加考试。

3。考试内容以各科目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资格考试的范围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课程内容,选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规划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考试内容按其规定确定。

4。普通高中生、凡申请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证的社会工作者均可参加资格考试;已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或以上学历的考生,没有参加通过考试,检测结果合格,直接视为合格。具备报考普通高考资格,通过所选科目资格考试的考生,您可以参加相应科目的选拔考试。

5。汉语考试通过、数学、外语(含听力)、政治的、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11个普通技术科目的笔试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参加考试、标记并发布结果;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实验练习测试和音乐、运动与健康、艺术素质考试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制定,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其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意识形态和政治选择测试、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由市教育考试局统一、参加考试、标记并发布结果。

6.。资格考试11个科目的笔试全部科目进行,每学年举办2次。在,信息技术、高一学期通用技术两科期末考试;政治的、历史、地理、物理、化学、高二下学期生物六科期末考试;中国人、数学、外语(含听力)3科为高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实验练习测试和音乐、运动与健康、美术素质测试时间,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计划,在完成相应课程后实施。学生不得提前参加各科资格考试。抽查考试将于2021年起实施,每年举办一次,时间定于当年6月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时举行。

7。资格审查(含质量检验、实验(工作)考试)科目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选择考试,首选科目的成绩以原始成绩形式呈现;如果您重新选择科目并通过“相同科目”,根据原始分数排名、根据排名顺序划定排名级别;不同学科,相同的排名级别和相同的评分范围;采用同等级“原比例换算”方法换算后,以等级转换点的形式呈现。所选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二)完善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1。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艺、劳动条件的全面发展,它是学生毕业和进入高等教育的重要参考。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术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方面。

2。基于网络平台管理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确立目标、现实、监督机制准确记录信息。高中学校具体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引导学生真实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排序和选择、公告及确认、经审核签字,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确保材料真实可用。

3。高校要立足人才培养需求和办学特色,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作为高校招生时的重要参考。

(三)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

1。

国家统一考试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选择选修科目,高等院校确定专业录取的科目和其他要求。高校根据考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历水平择优录取,参考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首选。

(一)考试科目。2021年起,6月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包括英语、俄语、日本人、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个科目,不论文理科。

(二)考试安排。中国人、数学、外语考试在每年6月全国统一考试期间举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当条件成熟时,外语实施“一年两次考试”,外语听力通过计算机进行测试。

(三)乐谱构成。2021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录取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考试确定、数学、它由3个外语科目和3个考生自选科目的成绩组成,总分750分。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为150分,总分450分;所选考试各科目原成绩为100分,在,第一志愿学科成绩按原始成绩计入各高校录取总成绩、重选科目成绩按成绩折算分计入高等教育录取总分(每科满分仍为100分),总分300分。

(四)考试选拔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必须以教育部为依据、我市相关要求及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上、历史、地理、物理、化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拔考试科目生物6科,招生分专业(或专业),科学合理地提出考生首选科目和专业(类别)重选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五)录取办法。2021年起,普通高校统一高考招生以物理为主、历史两类分解计划、单独的线、单独归档,分割副本、短期大学招生分两个阶段进行。考生偏好由“专业(类别)+院校”组成,选择1所院校的1个招生专业(班)作为1个选择,实施统一的平行志愿提交招生模式;积极探索普通高校“单层多选”招生模式。

2。

完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办法,高职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教育考试招生相对分开,使“文化素质考试+技术科目考试(职业技能考试)”考试方式成为高职考试招生主渠道。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测试+技术科目测试(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试招生评价办法;对于中职毕业生,实行“文化素质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专业综合理论测试)”、《职业技能考试)》考试招生评价办法。积极完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联合招收初中毕业生,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市转型发展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各自优势,联合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大专、本科分段培养方式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国家规定,实行特殊人才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制度。每年春季举行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安排。

三、安全须知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是科学选拔人才、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普通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普通高考综合改革,研究决定全市普通高考综合改革重大问题,组织协调解决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区、县党委、政府是普通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主体,参照市级做法,成立区县普通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内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协调、规划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的配套细则。普通高考综合改革中高校要发挥招生选拔主体作用,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二)强化工作落实

区、县党委、政府及市有关部门要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保障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基本条件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29号)要求, ,从落实主体责任看、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强考试机构能力建设、强化考试保障条件、改善高中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大班制”、超大学校问题、加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强高中教学组织管理、狠抓高中综合质量评价等10方面做好条件准备,确保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基本条件达标。

(三)强化安全诚信

加强高考招生安全管理,进一步登记、参加考试、评分及招生管理工作,改善公开披露、报告和申诉系统,建立公平、整齐的、高效的考试和录取顺序,努力建设科学、规格、严格的教育考试和招生保障制度。加强考生考试、教师和考试人员诚信教育与评价管理,声音学校、个人考试完整性文件,积极创建诚信考试、公平选拔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强对高中学校综合质量评价指导,建立全面的质量评价学校声誉体系和相应的奖惩机制。

(四)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政策解读,提高深化普通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性、政策措施、促进程序规则,让学生和社会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内容,抢占改革先机,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独立选择的能力。创新咨询服务形式,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五)确保公平正义

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学校招生规章制定和发布制度,健全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实施过程、录取结果等信息公开。建立问责制度,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违规行为,及时公布处理结果。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指导学校健全自律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共同维护考试招生秩序,确保公平正义。

请点击链接查看附件:http://jw.重庆.政府.cn/zwgk_209/fdzdgknr/zcwj/szfgfxwj/202209/t20220918_11121107.html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