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蚂蚁

斐波那契数列求第n项数学公式(高中知识)

胡珏宁2025-07-30 18:28:13

阐明:《高中数学选修课》教材第3卷第11页,提到了斐波那契数列通项的公式,但没有提供证据,这里我拿出我很久之前写的一篇证明文章,供大家分享。这是一种不需要太多其他知识作为基础的证明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证明。

有一个数字序列:1、1、2、3、5、8、13、21、34、55、89、……。此序列从第 3 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和。这个数列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也称为黄金分割序列。由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饲养为例介绍,因此,它也被称为“兔子序列”。

斐波那契在 1202 年出版的《计算书》中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算术问题,称为“兔子算术”,内容如下:有一对公兔和母兔,兔子长到2个月大后,如果每个月生一对公兔和母兔,打扰一下:一年会有多少对兔子?

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斐波那契数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例如:松果、菠萝、叶子的排列,某些花的花瓣数量(通常是向日葵花瓣),蜂窝,蜻蜓的翅膀,超越数 e,黄金矩形、黄金分割、等角螺旋,十二平等律等。

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完全自然数的序列,通式用无理数表示。当数列趋于无穷大时,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例越来越接近黄金比例(约等于1.第618章)。例如:5÷3=1.第666章,21÷13=1.615,34÷21=1.619,……。到后面去,得到的结果越来越接近黄金比例(φ)。

在下面,我们来证明一下斐波那契数列的通式是如何得到的。

由黄金比例的定义可以推导出来:

这个方程有两个解,其中之一是正确答案,现在:φ=(1+√5)/2≈1:618。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 φ,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如果用Fn来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那么我们可以将上式进一步改写为:

然后,我们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

然后,我们将上面第一个方程的两个根代入这个方程,得到:

将两个方程相减,我们可以得到: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一般公式:

当n趋于无穷大时,有

这就证明了上面所说的“当数列趋于无穷大时,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例越来越接近黄金比例。”。

我们还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矩形来导出黄金比例。如下所示:

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

于是就推出了:

现在:

终于,我们通过技术可以得到如下结果(证明过程略过):

这个公式也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