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开设专业有保险学、运动康复、英语、应用心理学、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中国家特色专业有针灸推拿学、药学、中药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开设专业
| 类别 | 专业名称 |
|---|
| 金融学类(本) | 保险学 |
| 体育学类(本) | 运动康复 |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 心理学类(本) | 应用心理学 |
| 电子信息类(本) | 医学信息工程 |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化工与制药类(本) | 制药工程 |
| 生物医学工程类(本) | 生物医学工程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中医学类(本) | 中医学 中医学(5+3) 中医养生学 中医骨伤科学 针灸推拿学 |
| 中西医结合类(本)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 药学类(本) | 药学 药物制剂 药学(医药营销) |
| 中药学类(本) | 中药学 中药制药 中药资源与开发 |
| 医学技术类(本) | 康复治疗学 医学影像技术 |
| 护理学类(本) | 护理学 |
| 工商管理类(本) | 市场营销 |
| 公共管理类(本) | 公共事业管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 |
|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 音乐学 |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专) | 药品生产技术 |
| 护理类(专) | 护理 |
| 药学类(专) | 药学 |
| 中医药类(专) | 中药学 针灸推拿 |
江西中医药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 排名 | 专业名称 |
|---|
| 1 | 药学 |
| 2 | 针灸推拿学 |
| 3 | 中药学 |
| 4 | 药物制剂 |
| 5 | 音乐学 |
| 6 | 中医学 |
| 7 | 护理学 |
江西中医药大学专业介绍
针灸推拿学
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报考科类:文理兼收修业年限:5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要求,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系统的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能力,较强的中医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及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针灸推拿知识进行诊断、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与针灸推拿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2.掌握中医学及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6.了解针灸推拿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7.了解针灸推拿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为需要;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能力;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治疗学、中医内科学等。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以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陈日新为首的教学、临床、科研团队创立了热敏灸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国家行业建设标准,在上海世博会上向全球推广。创办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组建全球热敏灸医院联盟,形成中医医疗联合体,为本专业教学提供了最佳实践基地。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本专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大专业小方向的教学模式,前期宽口径培养,着重通识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中后期方向分化,根据学生意愿与兴趣,可选择针灸推拿或针灸康复方向学习,力求将学生培养成掌握热敏灸技术为主,兼有针刺和推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就业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广大群众与日俱增的需求,随着人们对中医针灸推拿治病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认识度的提高,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毕业生可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保健机构等从事医疗保健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卫生行政机构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自主创业开办诊所。
药学
专业名称:药学报考科类:理科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校训精神,坚持并践行“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的育人理念,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原料及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中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和药学专业相关技能的训练;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能力,以及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2.具备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原料及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生产、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3.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4.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主干学科:药学、化学、医学基础核心课程: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事管理、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专业特色: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全国开办较早的药学专业之一。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支撑学科,2016年本专业获批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药学专业认证”, 2018年本专业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一,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本专业师资和办学条件优越。具有优秀师资和丰富的实践教学实验室以及药学科学研究条件。依托学校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国家级和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和研究平台开展教学和科研。校外实践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地,涵盖新药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本专业产学研特色鲜明,与江中集团、汇仁、济民可信、天齐堂、贵州益佰等大型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研发出了大量的相关产品。并与医药企业联合办班,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时间接受相关培训、实习,大大强化和提高了学生的药学实验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原料及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生产、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
中药学
专业名称:中药学报考科类:理科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药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中药研究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管理等领域,从事中药研究开发、中药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中药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药学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中药研究开发、中药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中药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临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中成药制备、质量控制、中药种植、中药质量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2.具有中药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基本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基本能力;3.熟悉医药行业、药事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中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4.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化学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我校优势特色专业之一。历史底蕴深厚,始建于1951年卫生部批准建立的“两院、三系、两校”之一的江西药科学校。近年来发展迅猛,2007年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2009年全国首家通过中药学专业论证;2010年获批江西省高水平学科;2013年获批博士学士授权一级学科;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中药学学科获批江西省一流学科(优势学科);2018年获批在江西省内一本批次招生,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且获批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中药学学科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制剂、中药分析、中药炮制、中药化学、中药资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拥有国家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材多门、全国优秀教师、井冈学者、赣鄱英才等荣誉称号教师多人,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国家和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数个。本专业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企业共建“校-企基地班”,创新“科研实践班”,构建“产学研结合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新模式”的多维实践模式,成效显著。成果载入教育部白皮书,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药品及相关功能食品制造企业、药品流通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从事中药教育、研究开发、生产、流通、质量控制及药学服务等方面技术与管理工作。